我國的真空熱處理起步較晚,發展趨勢快,熱處理設備的設計研發和生產加工制造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,通過引入、吸收消化、仿造,直到自主研發,現在已經可以設計生產制造世界先進水平的系列真空熱處理爐,不但能夠滿足我國不同用戶的需求,并有小量出口。真空熱處理何去何從說法觀點,不當之處請糾正。
?
20世紀80年代以來,國外普遍采用髙壓氣淬爐技術替代油冷處理,免去油污染及清理難等弊端,提升了產品工件處理后的表面質量,有利于持續自動化生產,并且高速鋼刀具真空油淬有滲碳之嫌。髙壓氣淬有很大的發展前景。壓力有走高趨向。有資料講述,國外已研發出壓力達100×105Pa、工作溫度達2200℃高溫高壓真空熱處理爐,用于煅燒、物理實驗等方面。
?
低壓真空熱處理技術應值得重視
?
高品質、低耗、零污染、高效益是我們熱處理行業長期奮斗的目標。低真空熱處理是真空熱處理家族中一支主力軍,是一種廉價的真空熱處理技術;改變爐壓可以迅速排除膛內氧、水蒸汽等有害氣體,加速滲碳、滲氮過程。廣東佛山楊戈爐業有成套產品出售,在氧氮化、碳氮共滲、滲氮、滲碳等方面得到成功應用,值得關注。
?
真空熱處理爐也應該個性化
?
真空熱處理爐并非萬能爐,有一些公司把大小、形狀各異的產品工件混裝一爐加熱淬火,導致熱處理品質差異很大。各淬火廠應根據公司產品特性,針對性地采用爐型,如果產品種類品質相差大,應盡可能的多買幾臺真空熱處理爐。國外有一些大型企業,真空熱處理爐內往往只裝1~3件產品工件,產品質量很穩定,它山之石可以攻玉,別人的經驗值得參考,就國情而言,混裝是普遍現象,是不是應該吸取教訓了。
ENGINEERING CASE